close

 

看著小寶貝一天一天長大,開始要為之後的生活做點功課囉!這篇在BabyHome裡看到,竟然將艱難的任務,寫的如此有趣生動。 

不是「把尿布拿開」,而是「自己離開尿布」

人們經常說「拿掉尿布」,但其實尿布不應該是由爸爸媽媽「拿掉」的。嬰兒從跟周圍的人的溝通中,理解到「要在廁所尿尿或是大便」,隨著成長而能夠脫離尿布。就像自己從媽媽的乳房畢業是一樣的道理。爸爸跟媽媽只是對孩子「離開尿布」做一些幫助而已。

 

儘管如此,看到周圍的小孩子都陸續停止了包尿布,家長還是會感到強大的壓力。育兒書上也寫著「兩歲時就離開了尿布」,或是「經由一週的訓練離開了尿布」,看到這些,家長難免會感到焦慮。不過,何時能夠停止包尿布,每個小孩都不一樣,並不是早點脫離尿布就比較優秀,很晚才拿掉尿布就比較笨拙。重要的是要配合孩子的成長,「不要慌張」「給予稱讚」「耐心等候」。

 

不要慌張

以前的人大概在小孩子出生之後大約九個月大時,就會開始不包尿布的訓練。當然,小孩子什麼都不懂,所以大人就是自己估算著該尿尿的時間到了,然後把尿布拿掉,讓小孩坐到馬桶上,「噓──」。不過這樣過早的訓練方式,很容易讓小孩子有尿床的情形,並不是件好事,所以後來普遍都會再延後一段時間再訓練。

 

最近漸漸形成主流的想法是,最好在小孩子長到大概能夠按照大人說的話行動以後開始訓練,即使在孩子兩歲以後才開始也不遲。照著這種做法,真正能夠脫掉尿布,有很多是三到四歲的小孩。

  

給予稱讚

上廁所後,不要忘了稱讚小孩「做得很好呢」,跟小孩一起開心一下吧。看見媽媽開心的樣子,小孩子就會想下次要再上廁所。

 

嬰兒們都很愛穿尿布,所以要讓他們脫離尿布,與其說「不行穿尿布」,不如讓他們感覺「在廁所尿尿是件舒服、快樂的事」。反之,當小孩不小心大出來或是尿出來時,也不用生氣或沮喪,媽媽可以用「很不舒服喔」「好難受啊」這樣的語言代替孩子把孩子自己的心情表達出來。

 

耐心等候

就算問小朋友「要尿尿嗎?」小孩也不會回答,這是因為小孩子還不能理解什麼是排尿的感覺,於是一直專心的玩耍,自然的就尿在褲子上。這是因為雖然長大了,但不成熟的部份還留存下來,所以才會尿在褲子上吧。「不想要坐在馬桶上」,是因為孩子討厭被令命坐在馬桶上,而「只有穿尿布才會大便」,是因為穿著尿布會有安心感。

 

雖說如此,但這樣的事情一直持續下去,媽媽也會變的很不安,還是忍不住會變得暴躁易怒。雖然明知那樣是不可以的,但還是會在小孩子面前表現出沮喪的樣子,反覆催促孩子「要不要上廁所?」,或是「你又尿出來了!」這樣的斥責……

 

在可以脫離尿布之前,就是這樣反覆的一進一退。生病的時候,也會有一切都回到原點的時候。如果孩子不願意,就不要勉強逼孩子前進,要有耐心的守候。


×催促孩子或罵孩子

 


○知道情況會「一進一退」,而耐心等待

 

可以自己上廁所之前的「5個階段」

要讓小孩坐上馬桶跟兒童馬桶座,是要循序漸進的,家長需要在每個階段給予相應的輔助。


1.
讓小朋友知道要在馬桶上便便及尿尿

換尿布時,跟小孩說「便便出來了耶」,或者在上廁所的時候告訴孩子「尿尿要尿在這裡哦」。

 


2.
試著讓小朋友使用廁所以及兒童馬桶座墊

 

3.平常在各個時段,問小朋友要不要上廁所

早上起床的時候、吃完飯以後、或者是外出之前,媽媽自己試著問小朋友「去尿尿好不好」。如果小朋友不想去的話,也不要勉強。

 

4.等待小孩自己會說要去「尿尿」

在孩子學會一點忍耐後,就等到孩子看上去想尿尿時(蠢蠢欲動等)再問他。

 

問孩子「想尿尿嗎?」,如果他回答「嗯,想尿」,就表示小孩子可以把想尿尿的感覺用言語表達出來了。尿完之後,可以跟小孩子說「下次想要尿尿時,要告訴媽媽哦」。小孩子喜歡模仿大人,所以在大人要去廁所時,也可以試著跟小孩說,我「要去尿尿囉」。

 

自己能夠說出要「尿尿」的話,孩子很快就可以脫離尿布了。

 

5.重點是媽媽不能著急

如果感受到壓力的話,就先將訓練暫停。

 

有人主張「不讓小孩覺得濕了是很難受的事情的話,就無法讓他停止穿尿布。」可是,在身體還不能適應之前,突然讓小孩子穿起一般的內褲,要收拾善後的媽媽就會很辛苦。如果媽媽的那種樣子讓小孩子看到的話,小孩子也會感受到挫折。所以,可以首先讓孩子穿著尿布進行訓練,等覺得「差不多可以了」,再讓他穿上一般的內褲。

 

與尿床「和平相處」是重要的事情

就算小孩白天已經可以不用穿尿布,但晚上就不太行得通。為何會有尿床的問題呢?那是因為晚上睡覺時體內產生的尿液跟儲存尿液的膀胱大小沒有平衡的關係。夜晚睡覺時產生的尿液量過多,或是膀胱太小,尿床就發生了。

 

當然「體內儲存了大量的尿液時,就算是半夜也會自動醒過來」的話,就不會有尿床的問題。可是,正因為有「儲存了大量的尿液卻沒有醒過來,直接尿在了棉被裡」的情況,所以會發生令人頭疼的尿床問題。

 

家長馬上就連想到「是因為有壓力嗎」、「養育方式錯誤嗎」,但這種想法是不必要的。而且這也不是訓練就可以改善的問題。尿床問題會隨孩子長大而改善。「不要叫醒孩子」、「不要心急」、「不要生氣」,是重要的事。

 

不要叫醒孩子

孩子半夜起來的話,睡覺時所分泌的抗利尿荷爾蒙會受到影響,有時會因此延遲尿床問題的解決。

 

不要心急

家長由於著急而過多的嘮叨,會消減孩子想要改正尿床毛病的積極心。大人焦急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孩子本人的意願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生氣

尿床並不是孩子自己願意的事。就算是批評也好、生氣也好,也治不好,還會帶給小孩子精神壓力。小孩會想「我是個壞孩子吧」,從而喪失自我肯定。晚上少喝點水,床上鋪上防水墊,帶著「暫時就跟尿床這件事和平相處吧」的心情來做一些準備。





如何出版
《養出有抵抗力的孩子》

 

(資料來源:如何出版社 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 a n i l l a 的頭像
    v a n i l l a

    v a n i l l a

    v a n i l l 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